阅读完快手的首季度业绩报告,各方反应不一,有人喜形于色,有人面露忧色!在用户数量增长放缓、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快手承受着不小的挑战,不过其中也存在值得称道的方面,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广告高基数承压
过去一年里,快手平台上的非电商类广告增长,主要得益于游戏产业、短剧领域以及网络文学行业的广告购买行为。尽管广告业务受到先前业绩的制约,但上述新兴行业的广告投入为业务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帮助。举例来说,部分广受欢迎的游戏在快手平台投放了大量广告,成功吸引了众多用户的关注。
降本增效暂停
第一季度,直播开支上升,加上人工智能计算资源费用明确,导致利润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降低。原本节约开支、提升效率的进程被打断,这对快手的收益造成了一定冲击。这表明快手在支出方面必须更加审慎地安排,以确保盈利能力。
流量与推广费用
第一季度宣传开销的增速减慢了,这表明快手平台上的原生用户数量并没有显著提升。去年第四季度,用户访问量出乎意料地大幅增加,或许是因为双十一期间提供的现金红包吸引了大量专门寻找优惠的用户。即便整体访问量有所增长,月度活跃用户的提升也主要得益于更大规模的宣传投入和内容制作。例如,为了吸引更多用户,快手在内容生产方面已经投入了相当可观的资源。
GMV 与佣金率
第一季度交易额增长保持稳定,手续费比例不断降低,达到了年初计划,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来吸引并保持商家。去年第二季度起,交易额增长面临压力,专注于私域流量的快手受到直播电商监管措施的影响较大。比如部分商家由于手续费政策变动,更倾向于留在快手平台。
泛货架电商渗透率
广泛货架电商的市场占比,在上一个季度的高峰期之后,没有接着增加。这说明快手用户在缺少官方推荐的情况下,买东西还是喜欢看私人的直播。就算平台使劲推广这种电商模式,大家改变购物方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海外市场推进
第一季度,快手在海外的业务重点放在了巴西,那里用户数量持续增加,电商活动促进了广告收入的增长,这个数字保持着32.7%的高速度,是公司的一个显著成绩,说明海外市场尤其是巴西有不错的成长空间,比如不少当地商家借助快手平台扩大了经营规模。
各位认为快手能否摆脱目前的局面,做到利润显著提升吗?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挺有价值,麻烦动动手指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