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艾媒资讯指出,影视音乐在直播和短视频用户内容选择中占比最大,达到了62.4%。短视频平台要实现商业盈利,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并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下面就来具体说说这方面的工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用户内容偏好

2021年中国直播/短视频用户偏好:影视音乐居首,商业化待破局?

人们在直播和短视频方面,特别喜欢看影视和音乐相关的内容。根据2021年艾媒发布的信息,这类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具体达到了62.4%。以抖音、快手这类平台为例,很多剪辑影视音乐的短视频,观看次数和获得的点赞数都非常可观。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内容制作者可以多利用影视和音乐作为素材,围绕热门的影视剧和流行歌曲进行再创作。

品牌平台选择倾向

各类品牌在短视频平台上的选择各有侧重。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比如部分快速消费品,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倾向于使用抖音和快手。例如,许多化妆品品牌常借助抖音网红进行商品推广。而面向企业的品牌,诸如某些商业服务提供商,更注重行业内的声誉,因此更愿意采用视频号。例如,一些商业咨询机构会与视频号开展合作,以扩大业务宣传。

品牌投放需求差异

不同平台在品牌推广需求方面表现不同。微博用户注重数据层面的展现,例如流量和关注度,所以一些时尚品牌常选择在微博上投放广告来提升知名度。视频号用户则关注内容的传播程度,比如文化品牌常借助视频号的分享功能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抖音和快手上,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点赞和评论来评价内容,游戏品牌常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和传播效果。

平台投放操作情况

实际操作时,品牌方常要求媒体在推送公众号内容的同时,也发布视频号信息。抖音和快手则依据客户要求,若有需求便直接开展合作。目前抖音的收费标准较高,一些大型企业在此投放广告的花费往往达到上百万。汽车行业在抖音和快手上投放广告较为频繁,但对视频号却不太重视。

品牌投入与平台特点

品牌资金分配与平台特性联系紧密。数字品牌在视频号上花费不多,那是因为视频号更看重自有用户群,目前还处在内容积累期。以某个数字品牌为例,他们最近在抖音、微信、微博上做了广告宣传,但在视频号上的投入却很有限。微博本质上是一个社交场所,微博上的视频号则显示了该品牌在内容创作上的努力方向。

平台变现模式差异

各个平台的盈利方式各有差异。抖音和快手的商业拓展路径日渐明朗,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盈利途径。例如快手通过商品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相比之下视频号在电商领域的资源投入远远不如前两者,“双十一”和“618”期间的电商资源分配差距十分显著。

你通常在哪些平台投放品牌短视频呢?请把这篇文章点赞和转发出去,方便和朋友们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