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平台剽窃行为屡见不鲜,高额判决形成了严峻的教训!如何有效遏制侵权,成为这些平台亟待解决的挑战。下面将详细阐述解决短视频平台剽窃问题的具体办法。

明确侵权危害

短视频平台上的侵权行为,会对权利人造成严重损害。以《德云斗笑社》的版权方为例,他们连续三年发送了2179封《下线通知函》,但重复侵权的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长相思》节目刚开播,快手平台上涉及侵权视频的讨论热度就冲到了86.1亿次,其中单个侵权视频的集合播放量也突破了2159万次,这种情况导致创作者的心血被随意挪用,同时干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分析侵权行为

快手在《德云斗笑社》这档节目特别受欢迎的时候,它的官方账号马上就发布了涉嫌侵权的片段。在平台上,还有两千多条没有进行实名注册、用户资料也不完整的侵权视频,其中很多链接在七个工作日之后都没有被移除。《长相思》存在不少运用“咔嚓剪”技巧制作的版本,这些版本借助网络迅速扩散,获得极高关注度,此类行为显然属于对版权的严重侵犯。

认识法律判罚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快手侵犯《德云斗笑社》与《长相思》的网络传播权两个案件作出最终裁决,快手需赔偿8910万元,两个案件均依据一倍标准执行惩罚性赔偿。各地法庭正提高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补偿标准,2025年1月,最高司法机构也发布了相关意见,明确平台若从事侵权活动,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

采取防控措施

平台应当将审查和拦截的措施融入日常管理流程中。例如,建立一套能够自动识别的系统,专门用于检测上传的视频,迅速发现可能涉及版权问题的片段。同时,必须准确记录用户的真实身份资料,这样可以在源头上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并且有助于有效控制侵权信息的传播。

加强内部管理

平台应该加强对自己账号的管控,不允许官方账号传播损害他人利益的信息。另外,要安排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教育,提升员工的法律意识以及版权保护意识,避免因为管理不到位导致侵权事件发生。

建立沟通机制

平台必须和权利人建立便捷的联系,权利人提交《停止侵权通知》后,要立即回复并开始处理。经常与权利人交流,了解版权保护的需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阻止侵权,营造健康的版权环境。

短视频平台正面临严峻的版权保护挑战,如何平衡内容制作者的合理收益和知识产权的有效监管,是平台必须深入探讨的议题,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分享观点,也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帮助更多人了解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

广东高院、重庆高院终审判决:快手因侵权被判赔8910万元